吐字不清矫正画着的恐惧强度理论释义,专家说,恐惧强度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恐惧种子的强度;二是恐惧反应的强度(即恐惧感)。 恐惧获得之后,不管是恐惧种子,还是恐惧反应,其强度都是受条件反射控制。如果条件反射得到强化,那么恐惧的种子也在壮大;反之亦然
吐字不清矫正画着的恐惧强度理论释义,专家说,恐惧强度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恐惧种子的强度;二是恐惧反应的强度(即恐惧感)。
恐惧获得之后,不管是恐惧种子,还是恐惧反应,其强度都是受条件反射控制。如果条件反射得到强化,那么恐惧的种子也在壮大;反之亦然。
如果条件反应很剧烈(即条件反射本身表现很强烈),那么恐惧反应的强度也很强。而条件反应是否剧烈,取决于刺激物、认知、反射中枢三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条件刺激的本身强度,个体对条件刺激的认知态度,反射中枢的强度和活跃度(是否清醒)。
不难理解,恐惧种子的强度是决定恐惧强度的根本;恐惧反应的强度是瞬息万变的临时强度。动物性条件反射的强化(或弱化)是受无条件刺激的递加和递减来实现。
人类的条件反射的强化(或弱化)是受刺激物本身(包括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和人对刺激物的认知态度的双重控制,并且后者往往起决定作用。换句话说,决定人恐惧“种子”的往往不是客观刺激物本身,而是人对客观刺激物的认知态度。
譬如,要去医院做体检,有的人生怕得了恶疾而忐忑不安;有的人心如止水,只当完成一项日常工作。再譬如:同样是在课堂上发言发生口吃,同样被同学嘲笑,同样会因此感到难为情,但有的人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而不去纠结,不去介意,更不会吃饱了饭去研究、去打压它。
只有极少人则认为在教室发生口吃是不光彩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认为丢人现眼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认为同学们嘲笑是极大的耻辱;认为口吃是不正常的现象,是不可原谅的错误;认为只有他才会口吃,感觉上天不公平;认为口吃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前途等等,因而对口吃耿耿于怀,并想方设法地排斥它,打压它,而又打压不了。如此屡战屡败,继而耿耿于怀,纠结不休,不得不让人产生挫败和恐惧感。
显然,不是在教室发言和紧张的气氛(条件刺激),也不是口吃和嘲笑(无条件刺激),更不是四处碰壁和屡战屡败(客观打击)决定其恐惧的,而是对他们这些刺激的认知与态度。
从恐惧的形成,我们知道它是由条件发射建立和决定的,人的条件发射又是受认知、刺激物(既包括包括客观刺激物,也主观刺激物)、反射中枢(或心理阴影)三要素共同决定的,而心理阴影取决于又认知和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在《心理阴影》一章里已作阐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知者不畏,知道了反害怕;进一步知道后渐渐不害怕;彻底了解后一点不害怕。譬如亲密无间的家庭成员,彼此熟悉和了解,就不存在恐惧。
(责任编辑:w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