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我们暂且不去对其进行定义,先看一下它按语法关系的特性进行分类: 1、分析语 又称孤立语(是从词性上来说的,而不是和其他语言的关系),这类语言的特点是通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词形本身不进行变化。 现代汉语使用的是分析语的方法,用有限
语言,我们暂且不去对其进行定义,先看一下它按语法关系的特性进行分类:
1、分析语
又称孤立语(是从词性上来说的,而不是和其他语言的关系),这类语言的特点是通过虚词和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词形本身不进行变化。
现代汉语使用的是分析语的方法,用有限的字(词)构成无限的复合词或短语,放弃了古代为每个词造一个新字,从而造成汉字的数量不断增加下去,对学习造成难度的方法。
例:古代的“骠”、“骢”、“骓”等等,如果不通过学习很难直接看出这些字的意思,解释出来就骠就是黄毛白点马,骢是青白马,骓则是青白杂色马,当然,后来还有引申义,就更复杂了。而现代汉语我们直接说“黄毛白点马”,大家就很容易联想到其形态了。
2、屈折语
又叫综合语,语法关系主要是靠词本身的变化来体现。
最常见的是俄语,除了像英语里人称代词做主语和宾语时的变化,动词还要随着主语的不同进行变位。
其实就像前面说的“骠”等字,就是古代汉语使用综合语语言方式造的字。
3、编插语
又称多式综合语,其语法特点是把主语和宾语都结合到谓语里面,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一个词就是一句话,一句话也是一个词。句子变成了基本的语言单位。
4、黏着语
这种语法,会在词根的前、中或后加上不同的词缀来实现语法意义的。但看起来这和屈折语似乎很像,但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黏着语的词缀只表达一种意思或只具有一种语法意义,像是在原词上加入了词缀,词缀是根据需要临时加上去。从思维模式上来说,和前三种的语法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词缀就像是专门为了表示语法而生的。
前三种都是看综合的程度,其中分析语和编插语是综合程度的两个极端,一个是综合程度弱,一个是综合程度强,而黏着语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传说就是两河流域的文明的开创者苏美尔人发明的就是黏着语。日语也是黏着语。日语的黏着词缀更像是对汉字学习不足的补充。而假如公元前四千年左右(人类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语言之一)的苏美尔人为什么会想到以这种方式创造语法呢?会不会有可能苏美尔语根本就不是他们发明的,而是和某个已经拥有语言的种族学的,只是没有学全,然后才发明了这种语法方式,如果思路再打开一点,某个已经消失的文明?或者外星人?
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但却是很好的科幻素材呢!“作家”这个词似乎也有黏着的性质,因为用分析语根本没办法解释,总不能解释成在家里写作吧,哈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