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语言矫正培训学校的专家介绍聋儿教育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聋儿的主体地位往往被教师所掩盖或替代。教师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主宰着聋儿的世界,按照既定的康复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让孩子获得既定的知识和能力,却忽视了聋
阳光语言矫正培训学校的专家介绍聋儿教育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聋儿的主体地位往往被教师所掩盖或替代。教师总是以不自觉的方式主宰着聋儿的世界,按照既定的康复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让孩子获得既定的知识和能力,却忽视了聋儿自身的需要与特点,甚至于对教育过程中反射出的一些特殊信号不以为然或忽略不计。这种做法导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孩子对老师所教内容不甚理解,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不大。造成了有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孩子养成不良习惯,难以纠正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只有根据聋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了解聋儿的思想,研究孩子们所熟悉感兴趣的课题,制订出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计划,才能调动起聋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以增强聋儿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教聋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加强对聋儿各项感官能力的开发,以促进他们形成完整的语言概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外部合力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因为科学是求真,是关于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问题,是揭示“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根据学前聋童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重视丰富学生的感知觉材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各种训练方式,创设语言实践机会,增强他们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如:一次,我教他们认识甜、酸、苦、辣、咸这几个词,按说这几个词对健全孩子来说不讲自通,而对聋哑学生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我反复举例的给他们讲甜、酸、苦、辣、咸的概念,可他们却在头脑中没有形成对这些概念的完整认识。课讲完了,学生还在问我:“左老师什么是酸?”学生的疑问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不能单纯靠文字去教学生认识事物,应该充分开发他们的各种感官能力,以促进他们形成牢固的语言概念。因此,在第二节课教学前,我进行了充分的教具准备,有糖、醋、山楂、枣、黄莲片、辣椒、葱、盐、咸菜等的实物和卡片。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逐样品尝,在尝的过程中让他们举例说出还有什么东西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苦的,辣的,咸的等。这样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刺激下,脑子也在积极思索,很快的说出了“西瓜是甜,枣是甜的,蒜是辣的,葱是辣的,杏是酸的,山楂是酸的”等等。这一节课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正确的语言概念顺利的形成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聋儿进行听辨句子训练,促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象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聋儿只有具备说句子的能力 ,才称得上具有了学习语言的基础能力。聋儿学习句子比学习词语困难得多。因为它不仅要求聋儿记住并理解词义,而且要掌握词汇排列的语法规则。在平日教学中,为了让聋儿学好说一句话,掌握一种句式,表达出一句完整连贯的话,我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示范例句法。这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根据我班每一名聋儿年龄、听力损失及掌握词语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选择每一名聋儿常用的句子,并以它为句式,举一反三地扩大句子数量。如芳芳分苹果。句式:“谁做什么?”举一反三:“冬冬分梨”;“奶奶分桔子”等。用例句做示范,再以例句做句式,采取替换句子中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方法,组成大量的句子,使聋儿逐步掌握组句的方法和技巧。
2、激发聋儿学习说话的兴趣,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平时教学生活中,常常听到聋儿在语言交往和日常用语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也是他们经过认真思考的结果,其中也有有用的成分,如果教师对此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既挫伤了聋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会使其他聋儿产生畏难情绪,对开发聋儿智力极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首先肯定他(她)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明确地指出句子中存在的某些“小毛病”,并鼓励其余同学帮助他(她)修改。如学习《谁爱吃什么》这一课,用“谁爱吃什么?”句式说一句话,陈云静小朋友说:“小白兔爱吃白菜。”我接着又问:“小白兔爱吃白菜,李静静小朋友说得很好,谁还知道小白兔还爱吃什么?”孙悦航小朋友忽地站起来说:“小白兔爱吃白菜和萝卜。”通过这两名小朋友的回答,我首先肯定他们正确的地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接着我又问:“谁还会说跟他们不一样,谁爱吃什么的句子?”经过启发引导,小朋友争先恐后的说: “猴子爱吃苹果。” “小鸟爱吃虫子。” 如此一来,聋儿把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语句,按本节课所学的句式表达出来。这时孩子们心里自然特别高兴,对用句式说句子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时他们宁可出现错误也不愿意照搬他人的句子。
三、从聋幼儿实际出发,组织综合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所谓综合主题教育,即从聋儿实际出发,在一个阶段中围绕一个主题,让聋儿通过充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来获得最佳的整体性的语言训练效果。
我每周就一个主题进行教学,主题内容依赖于生活实际。每天的学习内容相互联系,内容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
例:某一周学习内容是“黄瓜”,我分了四课时来学习认识。第一课时是认识黄瓜,其中不但要学习说“黄瓜”,获得其语言发音,而且还要说出黄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等;第二课时学习拿黄瓜,并加一句式练习,“××拿黄瓜”;第三课时学习洗黄瓜和“××洗黄瓜”;第四课时学习“吃黄瓜”和“××吃黄瓜”。通过一周“黄瓜”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了“黄瓜”的语音,认识了这一实物,同时也学习了围绕黄瓜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理解掌握了动词“拿、洗、吃”,培养了认识黄瓜的综合能力,尽可能地将聋儿语言学习与认识事物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四、引导聋儿正确的使用语言,坚持“每天说一句话”。
学习词、语句的过程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只有在学会使用词、语句的基础上,才能和正常人进行语言交流。在平日教学中,我除了强调汉语拼音的发音部位及正确拼读的方法外,还特别注意引导聋儿多方面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并学习使用词语坚持“每天说一句完整的话”。
在每天学习生活中,我班聋儿除了学习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外,我还让他们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然后把这些事情讲给我听,我对他们的讲述,加以指导、正音、整理出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让他们熟读、背诵。第二天,利用早自习和下午大课时间进行检查。
在他们“每天一句话”训练过程中,我把个别辅导贯穿其中,以便于及时的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词语的运用,并对他们说话的连续性、完整性等进行指导,对他们说出的每一句流利的话,都分别给予肯定、表扬或者是物质奖励。同时为了调动聋儿说话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说话的兴趣,我常常用“今天x x小朋友说了几句话,说得很好,左老师看一看、听一听谁比他(她)说得还好、还多?”或者说:“今天x x小朋友说得非常好,左老师非常喜欢他(她)”,同时,做出亲一亲他(她)的小脸蛋、摸一摸小手、拍拍小屁股等做为奖赏。
经过一年多每天一句话的语言训练,我班聋儿现在说话积极性特别高,而且他们能把自己要表达的语言说清楚、连贯、完整。所以我认为这种训练不仅使聋儿积累许多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许多鲜明美好的印象,同时也为他们使用语言提供了感性的材料,无形之中促进了他们语言交往能力的提高,为他们进入普通小学和聋校的学习生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总之,我们应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康复训练,为他们创设一个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成长环境,营造一种和谐发展、愉快成长的氛围,使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带着能融入大千世界的语言,能够与所有人进行无障碍的语言沟通能力,进而使他们能够较快的回归社会主流。
(责任编辑:w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