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棘的车驶入警局地下车库,轮胎碾过潮湿的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他没有熄火,而是盯着后视镜看了几秒,确认那辆黑色轿车没有跟进来才松开手刹。
“他们不会轻易放手。”云芷低声说。
“那就让他们看看,谁更有耐心。”
两人迅速回到指挥中心,技术员已经将从林秋房间找到的记事本内容整理完毕,并与历史档案进行了交叉比对。钟楼遗址的地下实验室信息浮出水面,而“陈教授”这个名字也在多个旧案记录中出现过。
“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云芷翻阅着资料,“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参与一项关于能量转换装置的研究,项目编号‘E-17’,后来因为实验事故被紧急叫停。”
“周启明的研究方向也是这个?”沈棘问。
“是的。”她点头,“而且蓝铃藤花粉的异常来源,很可能也和当年那个研究所有关。”
沈棘沉思片刻,抓起桌上的一支笔,在地图上圈出钟楼遗址:“下周六晚上十点,是他们的集结时间。我们不能等他们完成计划。”
“问题是,我们现在掌握的情报仍然太模糊。”一名队员插话,“如果‘主脑’还没确定,我们面对的可能只是个临时指挥者。”
“那就找出真正的幕后。”沈棘语气坚定,“先锁定他们的行动范围。”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决定由两组人马分头行动:一组继续分析现有情报,寻找“陈教授”的真实身份;另一组则前往东郊进行实地侦查,重点排查钟楼遗址周边区域。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沈棘便带队出发。云芷留在警局负责技术支持,实时监控现场动态。
东郊是一片老旧工业区,废弃厂房林立,街道空旷寂静。钟楼遗址就坐落在这一带的中心位置,周围早已荒废多年。
沈棘一行人分散开来,沿着不同的路线向目标区域推进。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拍摄下每一处可疑建筑的画面。
“报告。”耳机里传来队员的声音,“我们在一处废弃工厂附近发现一辆车牌被遮挡的黑色轿车,外观特征与之前追踪到的车辆一致。”
沈棘立刻调出地图,标记该地点:“你们保持隐蔽,不要轻举妄动。我马上过去。”
十几分钟后,沈棘赶到现场,远远看到那辆车静静地停在工厂门口,车身蒙尘,像是停放了许久。
“有没有人?”他低声问。
“没见动静。”队员回答,“但这里明显有人来过。”
沈棘绕着车走了一圈,蹲下身查看轮胎痕迹。地上的泥印显示这辆车不久前刚停下,且行驶速度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