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条柯振十分感兴趣。林夕提出了在当今高学费地前题下,应该设立额度更大、范围更广的奖学金,同时增加学生在校园内勤工俭学的岗位,以缓解部分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的问题。
至于学校经费,不应该由学生身上获取,起码不应该大部分由学生身上出。除部分由国家补助外,应该将学校的研究出的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商品,以买专利或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大公司合作,以获得学校发展基金。然后再将获得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基础建设上来,形成良性循环。
柯振之所以对这条最感兴趣,是因为他还记得当年在报纸上看过的一份报道。
标题就是:学费高如山,大学通知成了催命单。里面详细述说了某地农民孙某,在儿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因凑不齐高昂的学费,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最后自杀了。喝农药自杀前,还给儿子留下了一封“谢罪书”:“我儿当你看我的信时,我已不在人间,只因为我没有能力让你上学,没有脸对你,只可以用我的死向你谢罪……”。
柯振读后,简直是心都碎了。金榜题名在过去是很荣耀令人高兴的事,可如今,鲜红的喜报转瞬变成黑色的沉重。当考生家长千方百计却筹措不齐孩子的上学费用时,有的就动手扼断自己的生命之喉来表达对不能供孩子把书顺利读下去的“谢罪”,同时留给社会一个浸透血泪的问号。
每年到底有多少父母因为孩子的大学学费而“献身”呢?他不知道,可他知道,那怕就是这一例,都是文明社会的耻辱,是和谐社会的悲哀。
虽然为解决贫困生上学的问题,国家采取了诸如贷款、补助等措施,实际上只能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面对全国成千上万的贫困大学生,国家为什么不能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呢?杜绝这样的悲剧重演,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bk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